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张桂华
清晨,湘西州泸溪县洗溪社区后街。一场雨过后,石板路面如洗,倒映着两侧新立的40盏路灯。七旬老人杨必秀去菜市场,再也不必忧虑脚下的泥泞湿滑了。这是洗溪镇2025年书写“一镇街一实事”民生篇章的写照。
石板路取代了昔日的泥泞土路。
3万名群众出行路
焕然一新
梁家潭与八什坪两个片区是撤乡并镇后洗溪镇民生痛点最为集中的地方,年久失修的公路,路面坑洼塌陷,影响了群众的出行。部分路段雨季积水成渊,旱季尘土蔽日,不仅成为群众日常出行的“拦路虎”,更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活品质的提升与经济的活力。
面对这一民生短板,洗溪镇党委、政府将其列为“一镇街一实事”年度工作的头号攻坚任务。党委班子成员多次带队深入坑洼、损坏路段实地勘察,直面群众诉求,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在多方努力下,950万元专项修复资金落地。
资金到位后,镇党委、政府集中力量对梁家潭、八什坪片区约30公里主干道展开了全面修复攻坚,使得两条蜿蜒山路重新焕发生机,便利了出行,更温暖了人心,有效保障了周边3万多名群众的安全出行。
洗溪镇的民生答卷也赢得了回响。今年梁家潭村举办盛大的传统民族活动“六月六”,当本地群众兴高采烈前往活动举办地,当在外游子怀揣乡情驱车回乡,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喜不已。记忆中那些破损道路与坑洼,被平整坚实的新路所取代。驱车不再颠簸,归途不再漫长。一位回乡参加活动的红岩村民抑制不住激动,致电镇主要领导:“没想到路修得这么好!一路开回来,又快又稳当。”
路灯驱散黑暗
方便出行
与大规模主干道修复同步推进的,是深入街巷肌理的“微改造”。洗溪社区后街,这个曾因道路不平、雨天泥泞湿滑让居民苦不堪言的地方,也被纳入重点实事清单。镇党委政府精准投入55万元,实施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一条长达1公里的崭新人行石板路和40盏明亮的路灯,驱散了夜间出行的黑暗与不安。
社区后街居民符忠爱指着光洁的石板路和明亮的路灯感慨道:“以前晚上黑灯瞎火,下雨天生怕老人小孩摔着。现在路平了,灯亮了,晚上出来散步、串门都安心多了,这路真正修到了我们心坎上。”
实事映初心
民声即政声
今年,洗溪镇围绕“一镇街一实事”核心目标,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从梁家潭、八什坪片区30公里主干道修复,到洗溪社区后街1公里石板路与40盏明灯的铺设,每一笔投入都指向最迫切的民生诉求,每一项工程都直抵民心所向。当道路的梗阻被破除,当夜晚的归途被照亮,群众脸上的笑容与口中的赞誉,便是对基层治理者最高的褒奖。洗溪镇的实践证明,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民心自然凝聚,政声自然远扬。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